昏黑的雪原之中,撕开了两道炽白的灯光。
一道道高扬的雪尘随着引擎的轰鸣向两侧分隔排开,不禁让身处其中的自己联想到圣经故事中,出逃埃及的以色列人在被神风分开的红海中行走时的心情。
冰片与雪团如骤雨一般砸在挡风玻璃上,哪怕把雨刮器的速度调到最大,对视野能见度的帮助也微乎其微。
当坐在副驾驶席上的自己发出感叹的同时,比安卡正专心致志地握着方向盘,控制油门的右脚有节奏地一踩一放,换挡挂挡也丝毫不拖泥带水。
指挥官阁下,从刚才开始您就一副想说什么的样子?
任务所需的技能而已,毕竟也只有构造体能在这种条件下驾车。
目前为止还算顺利,只要中途不出什么岔子……
我对这种天气也算得上熟悉,毕竟过去也跟暴风雪打过好多次交道。
比安卡摇了摇头。
不尽然……应该说,比那更为久远……
在帕弥什爆发之前,我还在教堂当修女的时候——
比安卡的话音未落,整个车身便像落空了似的向下一沉。
剧烈的震荡让身子整个前倾,直接让安置在正副驾驶位的安全气囊一并弹出。自己的视野也被整个遮挡。
当突如其来的冲击停下时,自己试着抬起头,发现半个车身都已经陷入了雪泥之中。
指挥官阁下,您没事吧!?
抱歉……是我的失误。
没能注意到前方有个大坑……
我的视觉强化模块虽然能捕捉重现周围的物体情报,但这个坑洞几乎全被雪覆盖住了……导致我错判了地面的承重强度。
虽然比安卡仍试图踩了一两脚油门,但陷入雪中的车胎只是不停地在原地打转而已。
这是在雪地驾车时最常遇的事故,更不用说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之下。之前能一直稳当当地行驶那么长距离,反而算是个奇迹了。
让车开出雪坑……我想以目前的条件很难办到。
一般来说,在这种情况下,需要人将车胎周围的雪铲开,并铺上一些能增加地表摩擦系数的材料,以此增加车胎的抓地力。
以目前恐怖的降雪量和接近零下五十摄氏度的气温,这样的作业几乎不可能顺利进行。更别提勘察车陷入的是个直径大约有三米左右的大坑了。
在这里每耽误一秒,都会让丧命的几率增加一分。自己不是第一次在极地行动,这点简单的判断还是做得出来的。
看了一眼手臂上的便携终端,离目的地的废弃科考站还有不到两公里。换做平常,这点距离连晨练的锻炼量都称不上,可现在却也成为了一个颇为艰险的挑战。
……我知道了,之后有机会再来回收勘察车。
不需要过多的解释,她自然明白这是目前最优的选择。
费了点劲打开车门,从后备箱中取出装着压缩式便携帐篷和取暖装置的手提箱。一步一步地走出雪坑,朝终端所指的方向前进。
……
缓缓地顶着风雪移动的时候,自己注意到比安卡脸上的表情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严肃。
……没什么。
隔了好长一段时间后,她才再度开口。
不好意思……指挥官阁下。
如果我能再小心一点,就不会变成现在这副处境了。
我知道自责没有任何作用,只是,这种低级失误,会把指挥官阁下置入不必要的危险之中。
可这本该是我需要避免的错误。
接下来的时间,我会好好反省自己。
刚才……是指我过去的事吗?
这当然只是自己随口编出来的一个借口,没有任何科学依据。
是吗?
我明白了,指挥官阁下想听的话,我就继续说……
她轻轻地清了清嗓子,重新拾起之前被打断的那个话题。
在我还在当修女的时候……
每当冬天来临,抚育我长大的那座教会,经常会陷入物资短缺的窘境。
当然,教会是当地政府组织修建的福利设施,因此,临近的城镇也会为教会送来物资。
可我们的教会离有人烟的地方实在太远,因为建在山原深处,如果遇上了豪雪纷飞的日子。考虑到风险,运送物资的人是怎么也不肯出动的。
一旦遇上这种情况,只能由我或教会的其他人,用教会自备的马车,一个人,一趟又一趟地将物资分批搬回去。
那种简陋的木制马车能在雪地上跑起来就几乎能称得上是神迹,马也不像机械造的载具一样,踩下油门就会往雪地里跑。想要让它们听话,也得费很大的工夫。
比安卡的脸上浮现淡淡的苦笑,看得出,她曾因为这些经历吃过不少苦头。
不过,一回生二回熟……等习惯了之后,就会感觉风雪也没什么大不了——
在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后,比安卡有些惭愧地低下头。
唔……可能就是这种态度,才会诱发现在的意外。
这么想来,让指挥官阁下参与这次行动,似乎也是我欠缺充分考量的意愿——
您在意的是这种事吗?
……
一个人犯错,另一个人就能去纠正。
一个人停滞不前,另一个人就能拉对方一把。
一个人看不清路往何方的时候,另一个人就能提供不同的视野。
……您说得没错。
我不该思考‘如果只有我一个人’时会怎样。
现在……和那时不同。
自己是否能一个人承受一切……那样的考虑似乎有些多余了。
因为有您在我的身旁。
当双脚真正陷入那及膝深的雪中时,自己才真正地领略到周遭环境的恶劣。
极地服虽然阻挡了大部分风雪,但冰冷的空气仍能从裸露在外的面部,钻至脖子以下的躯干里。
正常而言,在如此大的风雪下赶路,几乎等同于寻死行为。
仅仅数公里的路途,会消耗相对于平时几倍乃至几十倍的体力。
好在,这场‘试炼’无需自己一人完成。
每当自己感觉要坚持不住的时候,比安卡就会牵住自己的手。
从那只手上传来的并不只有令人安心的牵引力,还有一份不容动摇的意志。
在经过了不知多久的跋涉之后,走在自己前方的身影停下了脚步。
我们到了,指挥官阁下。
极地服肩上自带的探照灯照亮了前方的建筑,那是一座被废弃已久的科考站。
您的状态怎么样?还好吗?
那就好……还请稍等,我先检查这座建筑是否安全。
您需要马上休息……再坚持一下,等我检查这座建筑是否安全。
比安卡提起剑,推门进屋,在等待了片刻之后,房门再度打开。
没事了,指挥官阁下。这座建筑里没有检测到帕弥什,或者任何其他生命反应。
我们可以在这里等暴风雪停下。
早在黄金时代以前,人类就已经在南极部署了不少用于科学勘察的设施,甚至有过在南极建立城市的设想。
但在人类升入空中花园之后,绝大部分的科考站都处于被废弃的状态。而在空中花园组建的南极考察队重新在南极开始活动后,也只是重启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为据点而已。
而剩下的,只能作为缅怀那个崇尚探索精神,妄图征服世界终点的时代遗址,以及多年之后,步入南极的后来者临时的避风港。
推开科考站的门,多年堆积的灰尘由于气压差迎面卷来,还惹得自己咳嗽了几声。
电源供应早已被切断,不论是照明还是暖气设备都处于不能使用的状态。所有床铺和生活用具也被拆走,再加上外边的黑夜与风雪,空荡荡的房间莫名透出一股幽暗阴森的气氛。
但因为过去是按照最严格的标准建造,至少结构十分稳定,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少许的漏风,但对于需要用其躲避风雪的人来说,就已经足够了。
两人在科考站内搭起了临时的帐篷和床铺,做好在这里过夜的准备。
任务配备的便携帐篷可以自由地调节收纳空间,但之前为了尽量地减少负重,只携带了一人用的取暖装置。
出于确保取暖效果的考虑,尽可能地压缩空间,两人并排躺下。
为了确保四肢保持温暖,所以采取了面对面侧卧的姿势。
在风声萧索的黑暗之下,借助着取暖装置透出的淡光,能看到比安卡那对正注视着自己的青黄色眼眸。
就像埋藏在冰涧之下的宝石,被寻宝者的提灯微微照亮。
呵……
她突然发出了一声轻轻的笑。
好奇怪……
以前出过的许多任务里,需要在保育区外的地方临时过夜的情况,也不在少数。
但是,像这样和其他人一起……还是第一次。
总觉得,连心态也产生了一点变化。
以后……么。
她微微闭上眼睛,呢喃着那几个字眼。
指挥官阁下,请把手伸出来。
她突然这么说道,并先一步伸出了自己的手。
通过与仿生皮肤的接触,即使在休眠时,我也能实时监测您的体温和脉搏。
指挥官阁下,请、把手、伸出来。
明明脸上洋溢着微笑,语句中轻微的顿挫却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拒绝的威严。
当然,其中流露出的,更多是对自己的担心。
乖乖地伸出了自己的手,同比安卡的手贴在一起。
这样就行了。
那么,为了确保之后您能有充足的精力。
晚安,指挥官阁下。
也许真的是过于疲惫的缘故,听到比安卡的话后,睡意也随之席卷而来。
风雪依旧咆哮,脊背也时不时地钻进几道凉意。
但不知为何,自己入睡的速度,却比躺在空中花园的宿舍里时还要快。
在意识即将完全模糊,遁入梦境之际。
隐隐约约地感觉到,手上传来了不一样的触感。
有什么穿过了自己的指缝,握紧了自己的手。
那份触感冰冷而又坚硬。
但透过那坚冰似的外壳,传递到自己手心上的……
却是一份让人不禁想要回握的温暖。